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本科生教育
    課程思政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科生教育 >> 課程思政 >> 正文
    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2023年01月05日 09:17

如何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CRAFTSMAN    

     
什麼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一般認為,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嚴謹細緻、專注負責的工作态度,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但是,這隻是對工匠精神一般意義上的理解。新時代的中國工匠精神,除了具有一般意義上工匠精神的内涵,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既是對中國傳統工匠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又是對外國工匠精神的學習借鑒;既是為适應我國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而産生,又是勞動精神在新時代的一種新的實現形式,它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是聚焦當下對傳統傳承的敬畏與堅守,是尋找差距、不斷追求卓越的品質,它不僅僅強調專心專注,更強調探索創新,是一種基于專心專注基礎上不斷創新的精雕細琢的精神。


CRAFTSMAN    

     
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      

     

   
全心的敬業精神    

   
CRAFTSMAN  

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因素就是愛崗敬業。敬業精神實質上就是一種态度,就是指從業人基于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産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态度,包括職業理想信念、職業興趣愛好、職業精神情感、職業道德素質、職業能力水平等。敬業精神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之一,敬業精神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幹一行、 愛一行、精一行。



   
嚴謹的工作态度    

   
CRAFTSMAN  

嚴謹指的是工作态度細緻入微、謙虛謹慎、力求完美、追求卓越。嚴謹的工作态度就是要求在職業生涯中注重細節、一絲不苟,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緻的職業品質。對待自己工作中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要求做到上心、用心、細心、虛心、全心,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嘴勤、腦勤。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超強的工作能力    

   
CRAFTSMAN  

工匠精神的基礎條件是對所從事的專業或職業領域内有超強的能力和高超的技術。優秀的工作能力首先是要具備能夠勝任某一工作崗位的基礎能力,能夠按照工作目标制訂計劃并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其次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細節的耐心、執着、堅持,從中外實踐經驗來看,工匠精神都意味着一種執着,即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工匠精神所要求的超強的工作能力要求職業者具有充滿激情,全心投入,盡心工作,敢于擔當,善于觀察,獨立思考,沉着冷靜,大膽果斷,機智明辨,積極向上,敢于探索,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特質,不斷提高自己在專業領域的核心競争力。



   
大膽的創新意識    

   
CRAFTSMAN  

工匠精神之所以得以傳承,最重要的是能夠結合時代的需求去進行大膽的創新。創新的動力就是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不滿足于傳統而映射到現實生活,就是打破固有傳統觀念和思維模式進行創造更新。追求創新是新時代的要求,創新是一些新的思維、方式、方法、途徑等,最終能夠帶來一定的效果和效率。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大膽的創新意識,就是職業者要保持好奇的心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工作熱情,敢質疑,不斷探索,意志頑強,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CRAFTSMAN    

     
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途徑      

     

工匠精神是千百年來中國的優良傳統,在多年的傳承中,它被慢慢地發展和提高,裡面蘊含的精神更加飽滿,其教育功能不可小觑。工匠精神不但是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标準,也是他們實現自身職業的價值準則,這是工匠精神的規範功能。工匠精神展示出的是相關從業人員對于自己的職業發展所包含的專業素質和品德修養,展現出的是實事求是的工作風格,這是工匠精神的育人功能。



   
依托工匠精神的培養構建課程教學目标    

   
CRAFTSMAN  

在課程思政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課程思政教學目标可以以培養工匠精神為中心。以課程目标為基點,再與我國社會工作崗位對人才的現實需要相結合,與時代同步,不斷挖掘出适合未來發展需要的建設人才,使得高校課程思政教育在工匠精神的指導下,培養出實用性人才。



   
将工匠精神有機融入教學内容    

   
CRAFTSMAN  

通過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合理配置工匠精神的教學内容,将人生目标、人生态度、人生價值、民族精神、時代精神、職業道德與工匠精神相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各自的特征,準确把握好切入點,有序地開展工匠精神的培養工作。



   
打造一支胸懷匠心的優秀師資隊伍    

   
CRAFTSMAN  

加強高校教師自身工匠精神素質建設是提高大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自身工匠精神的素養要過關,首先要學習工匠精神,培養自身工匠精神修養。高校教師要順應新時代的教學要求,重新定位自身的教學身份,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認識到自己也是工匠中的一員。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大學生是自己所要雕琢打磨的産品,自己對工匠精神的追求是培養出高品質的人才。隻有教師自己對自己不斷地提出要求,無論是從專業素質上,還是職業素養上,進而提高自己的工匠精神,将以德立身貫徹到日常教學工作中,以自身的行為作為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學習榜樣。


CRAFTSMAN    

     
專業課教師如何做      

     

   
教師注重個人内在品質的修煉    

   
CRAFTSMAN  

教師的職業追求是對本職工作做到敬畏與入魂。匠心的源動力是初心,用初心的感召力提升教師的匠心。


(1)在教育中擁有匠心匠心表現了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體現的是耐心、專注的職業精神。其背後隐藏的是追求職業完美的意識。擁有匠心的教師在内心能多些純粹,少些複雜;多些腳踏實地,少些投機取巧;多些深專注持久,少些急功近利。


(2)在教育中擁有敬畏心所謂敬畏心,是人對自然和社會運行的規律理解和尊重,對“天人合一”狀 态中人與自然的和諧所秉承的敬重與畏懼,不是迷信心理。敬畏心對人的言行舉止有規範和約束的作用,個體對可能導緻失德的言行非常羞愧,顯現出自尊自重。人類的敬畏是與信仰息息相關,敬畏之心缺失,會失去真正的信仰。有信仰的人,有敬畏之心,才會用虔誠、踏實的态度,認真工作。


(3)勇于擔當擔當責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的基本要求,更是師德建設的核心内容。教師對學生的學養、行為、人格、修養有重要影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成長,是所有教育者的責任。教師不僅要教授知識,也要傳道授業。在責任擔當中用自己的理想行動诠釋敬業精神的核心和精髓。



   
在課程中滲透工匠精神    

   
CRAFTSMAN  

作為高校各門課程的教師,應當結合自身授課内容,在現有的課程教學大綱基礎上進行不斷完善,對教學内容進行改革,科學安排教學環節,實現課程思政與學生學習、評價的有機結合,構建一體化反映課程教學方法、教學大綱的授課教案,從而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内化課程知識,幫助學生逐漸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深化對工匠精神認知。



   
以實踐為抓手    

   
CRAFTSMAN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同時實踐也是進一步深化理論的重要手段。要想更好地在教學中滲透工匠精神,那麼便需要将其轉化成實踐,通過實踐達到深化工匠精神的目的。


第一,通過鮮活、真實的案例,走進工匠大師的現實生活,了解他們的故事,從而從内心裡樹立起對工匠大師的尊重與佩服,激發其自覺樹立工匠精神。


第二,通過校企合作的手段,幫助學生将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踐中,從而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同時還能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讓大學生在實踐中,深刻地認知職業精神,從而樹立起工匠精神。


第三,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讓學生在與各個社團互動的過程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并在自己的實踐中落實工匠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幫助大學生在今後走出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自覺地落實與貫徹工匠精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