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本科生教育
    教學研究
當前位置: 首頁 >> 本科生教育 >> 教學研究 >> 正文
    “金課”設計的原則
    2023年01月29日 11:35

“金課”設計的原則


01  學習者有效參與是建設“金課”的主體性原則


參與是一種理念,強調的是通過師生共同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課堂上所有層次學習者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相關學習事件中。作為“金課”主體的學習者是否能夠有效參與不斷發展、演化的學習過程是“金課”設計時首先考慮的問題。學習者有效參與是通過課堂學習事件而發生,以設計學生可參與的活動為載體,以是否可調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以是否能引起他們在交流和碰撞中産生新思想、在行為上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為評價标準。“金課”學習活動設計的質與量關系着學習者參與的廣度、深度與頻率,也關系着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因此,以學習者有效參與為主體性的原則,嚴謹設計“金課”學習活動是打造“金課”的必由之路。


學習者有效參與須全員高層次參與。希姆勒根據學習活動所指向的認知水平以及班級參與人數這兩個維度,可将學習活動分為四種層次:第一象限低認知、低參與度;第二象限低參與、高認知度;第三象限高參與、低認知度;第四象限高認知、高參與度。因此,有效參與設計須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促進學習者高層次思考;二是調動全員參與。


首先,高層次思考才可保證學習者參與的有效性。“金課”設計須以個性化和互動性為互補,創設學習情境培養學習者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但需強調的是,高層次思考固然有其優勢,但教學設計隻包含高層次思考會使學習者長期處于高水平認知緊張階段,導緻疲憊、厭倦,甚至放棄學習。因此,教學設計應交叉設置多認知思考水平的學習活動,但以高層次認知思考水平活動為主,一是滿足不同難度水平的學習目标,二是可以有效保證學習者投入認知性學習。其次,全員參與作為最快速、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是“金課”設計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穿插采用不同形式全員參與活動,既豐富學生課堂體驗,又最大程度促進學生态度、情感、價值觀和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學習者有效參與須激活學習動機。學習者是否有效參與課程而進行知識建構,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否得到激活并保持。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學習動機激發并維持着學習者付出努力,使其積極參與學習材料的認知加工過程,從而理解需要學習的材料、達成學習目标。“金課”要有效激發學習者的内外部學習動機。首先,要使學習内容本身具有激勵作用,提高學習者的内部學習動機;其次,不能忽視學習的外部動機,須采取措施來激發學習者付出艱苦的努力去學習複雜的内容。事實上,所有學習者,或内或外、或強或弱,都是有學習動機的。教學設計的任務并不是增強其學習動機本身,而是發現(培養)、激活并保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學習者從事有利于學習的活動。



02  學習内容聚焦是建設“金課”的基礎性原則

學習内容聚焦要求“金課”設計時将教與學的内容圍繞确定的、具體層次的、适量的教學目标展開,并保證學習内容為學習者所掌握,并達成學習目标。衆所周知,教與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個知識單元的教學需要多個教學事件。因此,“金課”設計必須以學習内容聚焦為關鍵導向。教師須通過學習内容聚焦使學習者明确學習目标,進行深度認知加工;也須精心設計如何向學習者解釋學習任務,告訴教師期待他們從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到什麼,以及完成學習任務之後他們的學習達到什麼程度。


學習内容聚焦須以教學目标為中心。教學目标是整個“金課”設計的指南針,目的在于幫助學習者達成學習目标。具體來講,教學目标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習者的認知加工并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建構。學習者建構知識的過程發生在認知系統中,其特點是認知加工的容量有限。“金課”設計的主要挑戰是既要保證學生圍繞适當數量的目标進行認知加工,又要保證不會産生認知負荷超載。


學習内容聚焦須匹配不同層次教學目标。教學目标按照難度水平分為不同層次,學習内容的呈現及相應學習活動的設計自然應與不同層次教學目标相匹配。以瑪紮諾的教學目标分類理論為例,學習目标由易到難分為四個層次:知識提取、理解、分析和知識運用。知識提取目标要求對基本信息的識别和回憶以及對過程的執行;理解目标包含識别出知識的重要特征,可清晰表達并提出關于知識的主要觀點及支持觀點的細節;分析目标包含對知識的合理延伸,甚至包括對直接教授的内容之外的内容作出推斷;知識運用目标要求在實際任務的背景下使用新知識,用知識來處理現實世界問題。通過在不同難度水平上設計學習目标,可保證每個學習者都得到恰當的挑戰。因此,“金課”學習活動設計并不是以固定的方式聚焦學習内容,而是根據教學目标難度層次的不同而動态的進行設計。


03   全腦教學是建設“金課”的科學性原則


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器官,大約由1000億神經元構成,它們負責傳遞和處理信息,也負責激活肌肉和腺體。科學研究表明,所使用的大腦中的部位越多,神經元通過樹突接受來自其他神經元的訊号就越多,學習的速度會更快,記憶的時間也會更長。同時,當學習者的整個大腦都參與了學習,那麼學習者的大腦就不會有時間去創造非學習行為。因此,“金課”設計應以全腦教學為支撐導向,在教學中要讓學習者的大腦在不同的區域進行切換,應用到大腦中的多個感官通道,從而使學習者自始至終處于輕松、愉悅的參與狀态,提高學習積極性,并增強學習的效果。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