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蓄 ▏如何開展面向産出的課程目标評價—方法論視角
【導讀】對課程目标進行達成評價,是開展畢業要求達成評價的基礎,也是基層教師實施教學改進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專業認證提出的産出主線和評價機制底線,基本考慮就是希望在推進專業開展面向産出的教學改革過程中,聚焦工作重點,設置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标,把工作注意力和關注點聚焦在課程層面,推動認證專業改變以往單一的依靠量化方法計算達成,甚至完全不考慮基礎性試卷、論文等考核材料是否反映産出,“硬性計算”達成的做法,逐步建立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南京大學陳道蓄教授的這篇文章,可以作為指導專家考查專業課程評價工作是否合理的參考,也可以用于引導教師“定性”開展課程目标評價,進一步反思課程計劃、教學内容、考核方法的合理性,為課程與教學持續改進提供依據,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文章内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方法”,相當于提供了如何開展課程目标評價的“方法論”。文章内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認證協會,希望能對廣大教師研究、實踐課程目标評價工作提供有益幫助和借鑒參考。
文章為陳道蓄教授授權本站首次發布,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正文如下:
前言
關于本文中讨論的評價方法的運用場景說明:1.原則上最适合專業内部對課程進行評價,按照這一思路形成的評價報告可以作為專業申請專業認證時,提供内部評價機制達到認證标準要求的證據的一部分(原始材料)。如果積累了一定數量,也可以作為專業證明學生畢業要求達成的證據的一部分(間接證據)。2.如果作為參與專業認證的專家參考材料,本文主要反映在判斷這兩年所倡導的“主線” 與“底線”是否達到基本要求時,專家應該關注的基本要點。但由于在書面審閱時,專家不一定能辨識所有内容,假如專業并未能像上述第1項中提供内部課程評價的相關報告,專家判斷可能會受到影響。3.如果接受認證專業按照要求提供了課程支撐能力或者課程評價的實例,那麼專家可按照此文描述進行評閱。4.如果已進入現場考查階段,專家希望關注課程評價相關内容,本文所提信息理論上應能通過文檔查閱或師生訪談獲得。5.本文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例開展論述,但其所提到的方法論同樣适用于以産出導向為基本理念的其他科類認證。一、課程目标(主要審閱課程大綱)
負面的例子:表述過于空泛,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具體含義沒有基本共識;或者隻能用“标志性成果”作為依據。
目标的合理性:目标應該是選課并通過考試/考核的學生能力提升,并表述為清晰的能力描述。如果專業已經制定了清晰合理的畢業要求,則課程目标應能與之對應,形成支撐;如果目前專業畢業要求尚未達到理想狀态,還不能在操作層面形成明确導向,則課程目标本身應該滿足以下要求:
産出表述:
負面的例子:表述不切實際,如“學生能夠針對複雜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能夠設計與分析複雜系統”等,或者表述不明确,如“學生能夠有效地應用理論解決問題”。考核方法不明确,如隻寫了“筆試和實踐報告”。
對課程必要性的評價(理想要求是“可要可不要的課應該不上,降低必修課程數,提高每門課的實際效果):
二、課程計劃(主要審閱課程大綱,教學周曆,指定學生用書)
關注的焦點:課程設計是否能體現以知識為載體,以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标。
課程内容:指定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的内容是否便于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實施課堂教學,課堂講授内容與學生訓練内容是否有效銜接且比例适當;指定閱讀材料的難度是否能支撐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
課程計劃:指定閱讀材料的内容與實際課堂講授的内容是否能體現基于能力目标的課堂組織,關注點是課堂計劃的主線是否明确;每次課的容量是否能體現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知識傳遞的疊加性與能力培養的螺旋性以及遞進性的差别是否能在課堂計劃中體現。
每門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标可以有強度大小之分,但是否可以通過一門課的結果考查能力提升(不是知識積累擴大)的成效是關注點之一。
負面的例子:基礎課内容完全“内卷”,不能在各層次提供所需要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訓練;課程本身缺乏可見的“綜合性”,知識點羅列加一點驗證性應用的情況明顯。
不管在幾年級,都應該體現能力的綜合性(具體内容難度可以不同,但不應該是按照實踐教材描述“走一遍”),包括:将實際場景下的問題通過分析描述為适合用本課程涉及的相應技術易解決的形式,抽象和建模,對解決方法的分析與選擇、實現等。
負面的例子:“大作業”過于簡單;對分析問題缺乏明顯的要求,往往學生用課堂上講的方法直接應用即可。
三、課程實施(主要審閱教學周曆、學生作業、教學中保留的有關記錄)
本課程實施方法,一般是指講授加引導、學生實踐(包括書面作業、實驗室工作等)、研讨性活動等(不包括不要求全體學生參加的課外活動)的綜合。專門的畢業設計或者生産實習等另外考慮。主要評價點包括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将知識載體轉換為學生的能力提升(這裡考查的“能不能”是指“可能”,而不是認為學生有了知識基礎以後一定會發展成能力),在設定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具體需要完成哪些任務。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是否能及時有效地衡量自己學習目标完成的狀态。
負面的例子:作業量太少,即使考慮了覆蓋面,訓練意義明顯不足;用“實踐”完全取代書面作業。
負面的例子:為實踐而實踐,能力目标比較籠統,導緻評分缺乏合理性。
負面的例子:能力培養目标不明确,研讨的問題缺乏拓展性與多元性;評分缺乏合理性。
四、考試考核(主要審閱試題或實踐任務書、試卷或報告、教師對考試考核結果的分析報告)
關注的焦點:一是考試/考核内容與要求是否和課程目标的産出要求匹配,二是學生成績是否能達到要求。
書面考試:試題針對目标産出要求,原則上應該開卷考試
負面的例子:為追求分數分布采用較多的記憶性驗證性試題;在缺乏教學研究的情況下用評分不可靠的“實踐考核”替代書面考試;在缺乏有效評分辦法的情況下擴大“平時成績”在課程成績中所占的比例。
負面的例子:實踐任務能力培養目标不明确,對實際背景的考慮簡單化形式化;缺乏明确合理的評分标準。
負面的例子:缺乏真正可用于課程持續改進的考後分析。
附:
1. 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評價
畢業設計(論文)主要是對學生整個本科學習期間能力提升的總檢驗,不針對某個具體内容和能力項。
基于上述基本認識,畢業設計(論文)機械地“支撐”某些(往往很多)能力指标點并沒有意義。評價畢業設計(論文)主要考慮:是否真的能對四年來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提升做出比較客觀的評測,并通過評分反映學習效果。
由此在選題合理(科學性、工程性、綜合性、工作量)的前提下,畢業設計主要考查四個方面的能力:問題表述能力、建模與解決方案(路線)選擇能力、平台與工具等的分析與選擇能力、方案實施能力等。
負面的例子:缺乏分析,通常根據(導師或研究生)的安排開展簡單的實踐工作。
2. 對生産實習類課程的評價
這裡不包括“認知性”實習。
現階段生産實習受很多因素約束,不是學校可以完全解決的,因此不能把能力培養期望放在生産實習上(這隻是一般而言,當然有做得非常好的)
在上述背景下,主要考查三點:專業對生産實習的“前置要求”是否明确;專業對于生産實習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标是否明确;如何給學生的生産實習評分
負面的例子:由于若幹課程并沒有達到課程的全部能力目标,學生去生産實習現場時,基本不具備課程所需的前置基本能力;為實踐而實踐,并沒有明确的實習課程目标(往往明确的隻是認知目标);評分有明顯的随意性;生産實習報告普遍像“日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删除。